内容页搜索

农机具的使用,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。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,农具落后,且改进缓慢,整个生产过程都是靠传统农具。新中国成立后,农业机械逐步替代传统农具,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,提高劳动生产率。

一、传统农具农活

(一)铁说明: 塔K

翻耕、平整土地的主要传统农具。一般式样为四齿,装上斜向的竹柄,不同的形状,功能也不相同,铁说明: 塔S是农家常用的生产工具。1962年,龙泾大队有铁说明: 塔S1009把。

(二)犁

翻土的农具。犁有木犁、铁犁之分,但结构基本相同。1961年,龙泾大队有木(铁)犁56部。1962年,火箭大队有木(铁)犁25部。80年代起,手扶拖拉机普遍使用,牛犁耕田逐渐消失。

说明: (插6章第四节-传统农具农活-二犁)木犁(左)、铁犁

6-2  木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-3 铁犁

(三)耙

碎土的工具,耙有刀耙和小耙之分,形状似长方形木框,前后两块耙板下各钉有一排小弯刀,在水田里由耕牛拉动,这耙叫“刀耙”,1961年,龙泾大队有刀耙33只。1964年,火箭大队有刀耙11只。小耙不装刀,形状相同但规格要小,中间装上滾轴,插上竹齿,靠人力推拉耙田。1983年,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小耙再次被广泛使用。

(四)耥

在一块木板下面钉上数排长铁齿,装上斜向的长竹柄,在水稻棵间横向拉动,起到除草、松土。1962年,龙泾大队有耥465只。

(五)篦箕

形状如梳子,扶手是木架子,下面的横木上钉上铁钉,在水田里由牛拉动,起到平整水田的作用。据1961年统计,龙泾大队有木篦箕25只,火箭大队有木篦箕5只。

(六)镰刀

是收割农作物和割草的工具,农户至今仍在普遍使用。

(七)稻床

旧时稻麦脱粒叫“掼稻”“掼麦”。因形状像床而得名。19613月,火箭大队有稻床27只。龙泾大队有稻床38只,后逐渐被内燃机或电动脱粒机替代。

说明: 图4 稻床

6-4 稻床

(八)农船

是农民主要的生产、生活运输工具,早期都是木船。1958年,龙泾大队有农船108条。1962年,龙泾大队有农船88条,火箭大队有农船40条。60年代中期,水泥船问世。1967年,龙泾大队有农船105条,其中水泥船5条,火箭大队有农船54条,其中水泥船10条。70年代起,水泥船由于维修方便,成本低,逐渐替代木船。

(九)扁担

扁担分竹壳扁担、木扁担、竹筋扁担。竹壳扁担用厚实粗毛竹片做成中间阔两头成羊角状,叫羊角扁担;在竹壳扁担上配等长、韧性好的中粗竹竿,两头按上短竹桩,便于挂重物,叫竹筋扁担;木扁担主要用于挑稻,上下面都是扁弧形,两头按上短木桩。

(十)挑泥畚箕

由竹片、竹篾编织成,三个点上系绳子,绳子上面有圈套,能挂在扁担两头,适合挑土、挑草塘泥、猪羊灰、干河泥等。

(十一)粪桶

盛装粪水或水的桶。高约30厘米,上面略大,直径约35厘米,两面对称有高出洞口的“耳朵”有洞,可穿绳子或竹夹。一对粪桶能装百余斤粪水。

(十二)罱泥箩头

罱河泥是农村的传统农活。罱泥箩头有箩篰、戤竿、发竿三部分组成。河泥是水稻三麦油菜的传统基肥,冬季河泥主要直接泼浇于三麦、油菜,既当肥又保暖,春季罱的河泥存在河泥塘子里,待干后,挑入已收割的麦菜田里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罱河泥已基本消失。

(十三)拖(扒)草塘耙

拖草塘耙是尖齿铁制大塘耙,装上竹炳,套上绳。每年夏秋时节,每条大船上配上23个壮劳力,拉起风帆到元荡或淀山湖里拖水草。扒草塘耙形状同拖草塘耙相同,但比拖草塘耙要大,装上细而长的竹竿,扒草时船头船梢各站1,在河浜或荡滩边上,相反方向用力扒草才成,拖草和扒草现都消失。

(十四)水车

水车是取水灌溉的农具。分为人力水车(脚踏水车)、牛力水车和风力水车,统称“三车”。

说明: (插6章第四节-传统农具农活-十四水车-人力水车后)人力水车

6-5  人力水车

1.人力水车

人力水车是以脚踏或手摇曲臂转动水车转轴提水,旧时小户人家大都用这种水车。

2.牛力水车

牛力水车由一个圆锥形的大车盘安装在直立的中轴上,靠牛拉动车盘,也叫“牛打水”。

3.风力水车

风力水车也叫水风车。在固定的车墩(场)上,安装在一只高3米的“四脚凳”上,中间立“坚头轴”,下端通过大木齿钵与龙骨水车厢躺轴相连,天轴中间插上6根竹桅杆,挂上篷布,是靠风吹篷布牵动车盘,引水上田。60年代的农村田野里随处可见。据196315日统计,龙泾大队有三车84部,其中人力水车11部、牛力水车30部、风力水车43部。火箭大队有三车33部,其中人力水车1部、牛力水车8部、风力水车24部。70年代起,农业排灌机械逐渐替代“三车”,1980年,龙泾、火箭大队已无农用“三车”。

二、农业机械

(一)拖拉机

1970年,龙泾大队分配到第一台手扶拖拉机。随着双季稻面积扩大,农活与农时的矛盾相当突出,迫切需要增加农业机械。1977年,龙泾大队有手扶拖拉机8台共96匹马力。火箭大队有手扶拖拉机6台共72匹马力。1983年,龙泾村有手扶拖拉机12144匹马力,并有配套农机具19部。吴湾村有手扶拖拉机10120匹马力,并有配套农机具16部,可耕田、翻泥、碎土,开沟等。1994年,龙泾村购置135匹马力中型拖拉机,用于土地翻耕和三麦、水稻收割。

(二)排灌机械

60年代初,龙泾、火箭2个大队排灌用机械只有流动抽水机。1964年冬,吴江县在莘塔公社龙泾、新建2个大队投资建造两座电力泵站,安装150千伏安变压器。1965年,龙泾大队有排灌动力机械2台,50匹马力。火箭大队有排灌动力机械1台,20匹马力。1983年,龙泾大队有排灌动力机械44台,170匹马力,其中柴油机4台、电动机40台。吴湾(火箭)大队有排灌动力机械26台,164匹马力,其中柴油机7台、电动机19台。19832005年,由村组指派管水员,负责排灌机械管理和使用。2006年后,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,电力排灌站以排水(涝)为主。

(三)植保机具

50年代,施农药用粪桶勺子加水拌匀后泼浇。60年代用人力喷雾器施药。1964年,龙泾大队有人力喷雾器3架。1966年,火箭大队有人力喷雾器2架。1978年,龙泾大队有人力喷雾机35架、人力喷粉器17架。火箭大队有人力喷雾器15架、人力喷粉器10架。1983年,龙泾村有机动喷雾机1台、人力喷雾器135架,吴湾村人力喷雾器28架、人力喷粉器4架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人力喷雾器基本上达到种粮农户户均1架。2000年后,农田减少,土地流转,种地农户少,人力喷雾器保有量也在减少。

(四)脱粒机(轧稻机)和收割机

50年代中期,脱粒机开始使用。1956年,龙泾有人力脚踏脱粒机4架,1957年有人力脚踏脱粒机13架、195824架。1962年,龙泾大队有人力脚踏脱粒机46架,火箭大队有人力脚踏脱粒机27架。1964年,龙泾大队有人力脱粒机45架、机电动脱粒机3架,火箭大队有人力脱粒机21架、机电动脱粒机2架。1983年,龙泾、吴湾2村已无机械脱粒机和人力脱粒机。联产到户后改为小型电动脱粒机脱粒。2000年后,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,耕地由村实行统一流转,种粮大户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、脱粒。对未流转的,农户分散种的口粮田、自留田仍使用电动脱粒机。

说明: (6章第四节农机具和农活-二农业机械-四脱粒机、轧稻机和收割机后)人力脚踏脱粒机   说明: (6章第四节农机具和农活-二农业机械-四脱粒机、轧稻机和收割机后)小型电动脱粒机

  图6-6  人力脚踏脱粒机       6-7  小型电动脱粒机

 

(五)粮饲加工机具

60年代中期,龙泾大队、火箭大队都有小型粮食饲料加工厂。创办初期只有饲料粉碎机,为生产队和社员加工猪饲料。后添置碾米机、磨面机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农户口粮自行解决,一般由个体轧米船上门加工。粮饲加工厂自行关闭。

说明: (插6章第四节-二农业机械-五粮饲加工机具)20世纪60-70年代的小型碾米机

6-8  20世纪6070年代的小型碾米机